| 【小案不小辦】錦旗故事|十年“恩怨”,二十余天化解 | 
| 2025年10月22日 11時30分 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| 
| 
         “真是太感謝法院了!沒想到十年的欠款,這么快就下判了,還幫我維護了合法權益,這面錦旗你們一定要收下!”近日,當事人王某將一面錦旗送到忻府區(qū)人民法院曹國華法官手中,激動地表達著謝意。這溫暖的一幕,源于法院對一起跨越十年的民間借貸糾紛的高效審結。 時間回溯至2014年8月,被告張某、趙某夫婦因資金周轉困難,向原告王某借款2萬元,雙方簽訂《擔保借款合同》,約定借期一個月。然而借款到期后,被告夫婦僅零星支付了2000元,余款拖欠長達十年。王某多次催促無果,被告夫婦更是以各種理由推脫,甚至提出已過訴訟時效、未約定利息等抗辯。原告遂向忻府區(qū)人民法院提起訴訟,并申請對被告夫婦采取財產保全措施。 案件受理后,曹法官迅速梳理案情并采取財產保全措施,面對案件時間跨度長、被告一方聲稱受傷無力還款、另一方未到庭應訴等復雜情況,始終聚焦“事實清、法律準、效果好”的目標,精準把握爭議焦點,通過細致審查合同條款、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(jù),結合庭審陳述,厘清事實,確認雙方存在利息約定,依據(jù)被告還款習慣及合同表述明確利率標準;根據(jù)被告2025年仍在還款的事實,認定訴訟時效未過;結合借款發(fā)生于被告夫婦婚姻關系存續(xù)期間且二被告共同簽字的事實,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;在利息計算上,嚴格依照法律規(guī)定分段計算,既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,又依法規(guī)制過高利息,確保裁判公正合理。 該案從立案、采取保全措施,到開庭審理、依法判決,忻府區(qū)人民法院僅用二十余天便高效審結,判令被告張某、趙某夫婦歸還原告王某借款本金2萬元及相應利息,以公正高效的司法裁判回應了群眾的急難愁盼。 一面錦旗,一份肯定;一次高效審理,一份擔當。忻府區(qū)人民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,將“公正與效率”落到實處,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件的公正裁判,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與力量,以實際行動踐行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”的莊嚴承諾! (責任編輯:蔡文斌)  | 
| 【關閉窗口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