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是國家的未來,民族的希望
給兒童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
讓小朋友們健康、快樂、幸福地成長
一直是社會各界努力的目標
從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
到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
再到刑事訴訟中的未成年人保護條例
法律
為他們筑牢了一道堅實的“防護墻”
但與此同時
種種侵害未成年人和家長合法權益的
違法犯罪行為也層出不窮
六一兒童節(jié)前夕
小編奉上一個
發(fā)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
希望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
有所警醒!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教育越來越重視,以前僅僅期望文化課成績優(yōu)異,如今樂器、棋類、書法、繪畫以及運動項目都成為了孩子的加分項。培養(yǎng)興趣才藝本是好事,但在面對興趣班各項名目繁多的費用時,家長們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,因為假“老師”可能就潛伏在你的身邊!
2022年6月,大軍(化名)擔任寧武某體能公司的輪滑教練,負責該公司在縣廣場學生的室外輪滑培訓。培訓期間,大軍假借體能公司的名義搞虛假活動,編造了“送課時返利”“加課送輪滑鞋”等虛假信息,在騙得家長信任后,家長通過微信、支付寶、銀行卡給其進行轉賬。
為了讓自己的謊言更加天衣無縫,以便獲得更多學生家長的信任,大軍盜用體能公司真正老板的微信頭像,冒充老板與自己聊天,并截圖發(fā)給學生家長,達到詐騙目的。截至案發(fā),共有12名學生家長被騙,詐騙金額累計兩萬余元。
法院審理
寧武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,被告人大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虛構捏造事實,詐騙他人錢款,數額較大,其行為構成詐騙罪。被告人大軍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,刑罰執(zhí)行完畢后,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,系累犯,應從重處罰。結合被告人犯罪情節(jié)和認罪態(tài)度等,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,責令其退賠被害人損失。
法官提醒
為了讓孩子“贏在起跑線”上,不少父母給孩子安排了各種興趣班、培訓班,費用少則幾千元、多則上萬元,這些費用通常在報名時需要一次性付清。在家長們慷慨付錢的同時,像本案被告人這樣的不法分子也打上了孩子們的主意。這起詐騙案例,只是眾多以孩子為名開設興趣班詐騙的一種,其他諸如“培訓機構倒閉”、“老板卷錢跑路”“參加評比活動高額費用”等情況也屢見不鮮。
如何有效規(guī)避預付式教育培訓機構暗藏的風險,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呢?
下面四點請碼住
一、家長們務必認真查看培訓機構的資質。包括營業(yè)執(zhí)照及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取得的辦學許可證等,這些是確認其有無教育培訓資質的關鍵。如聘請外籍人員作為教師或管理人員的培訓機構,還可以查看相關從業(yè)資格證等。
二、要仔細審查培訓合同。不僅要搞清楚為你提供教育培訓服務的究竟是哪家單位,還要看清退款條款是否合理,家長可以要求在協議中注明退款條件、退款時間等。
三、要保留好與培訓機構的收據、合同、培訓機構發(fā)的招生簡章等資料,發(fā)生問題時可以到教育主管部門投訴,也可到工商部門進行消費者投訴。
四、要堅持理性消費,拒絕誘惑。對于培訓機構推出交費時間越長越優(yōu)惠的舉措,切莫貪圖便宜而預交了幾年學費,期限最好是一學期,這樣可最大限度地規(guī)避風險,維護自身利益。
怎么樣?
記住了嗎?
多多轉發(fā)給身邊的家長們
讓大家的望子成龍之心
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!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